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老年人颈动脉硬化度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Study on the Carotid Sclerosis in Old People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苏雯娟[1] 梅仕屏[1] 张怡文[1] 胡蓓君[1] 王诵梅[1] 张玉华[1] 吴敏娟[1]

机构地区:[1]上海市黄浦区肿瘤防治院内科,200126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

年  份:2007

卷  号:10

期  号:15

起止页码:1248-12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517例老年心血管病例和161例对照病例测定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BMI和腹围,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探查,比较不同颈动脉硬度与年龄、性别两项隐性因素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代谢综合征、高血脂、低HDL-C、尿微量白蛋白、体重指数、腹围等十项显性心血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mm水平,病例组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颈动脉IMT1.0~1.1mm水平与≥1.2mm水平的628份资料行十二项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硬度与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BMI25~27.9kg/m2范围、尿微量白蛋白、性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糖尿病正相关性稍弱,与低HDL-C显著负相关(P<0.05),与代谢综合征、高血脂、腹围相关性不明显。(3)颈动脉IMT≥1.2mm水平颈总动脉内径病例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分级和性质分类比较分析,病例组Ⅲ级斑块范围和混合性斑块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低HDL-C等危险因素的参与,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且证实尿微量白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标志。应重点关注老年男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关 键 词:颈动脉疾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老年人

分 类 号:R53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