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冷杉种群结构与动态
Smith fir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in the timberline ectone of the Sejila Mountain, Tibe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2]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3]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系,西藏林芝860000 [4]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Kelown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V1 V 1 V7 [5]Timberline Natural Resource Group Kelown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V1Y 4R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484);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104052);西藏林芝色季拉山生态站资助项目~~
年 份:2007
卷 号:27
期 号:7
起止页码:2669-26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是西藏东南部地区高山林线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树种,主要分布在色季拉山海拔3600~4400m区域,并成为阴坡高山林线的优势树种。通过对色季拉山林线群落交错区域的定位调查,分析了急尖长苞冷杉的个体生长、种群结构与动态以及林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320m处为森林郁闭上限,该区域存在两种类型的高山林线,阳坡为渐变型林线,林线树种为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阴坡为急变型林线,林线树种为急尖长苞冷杉。阳坡与阴坡林线分布海拔上限分别为4570m和4390m,阳坡高于阴坡180m;阳坡与阴坡林线群落交错区垂直宽度分别为250m和70m,阳坡比阴坡宽180m。(2)阴坡海拔3700~3800m属急尖长苞冷杉分布的最适范围,种群径级结构表现为典型的反"J"型,种群密度约380株/hm2;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型,属于扩展型种群。(3)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形成初期的20a和生长发育的60~160a分别经历了强烈的环境筛选和竞争自疏,以及后期与环境变化相关的死亡波动,200a左右为急尖长苞冷杉的生理寿命,种群后期基本稳定,400a左右为极限寿命。
关 键 词:西藏 急尖长苞冷杉 林线 种群结构 动态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