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闽中梅仙式铅锌银矿床矿质来源的硫、铅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  ( EI收录)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Tracing for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 and Ore-forming Age of the Meixian-style Pb-Zn(-Ag)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Fujian Rift, South Ea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丰成友[1] 丰耀东[2] 张德全[1] 佘宏全[1] 李大新[1] 李进文[1] 董英君[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信阳464000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61603-2)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07

卷  号:81

期  号:7

起止页码:906-9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福建闽中地区是我国又一个新的、重要的火山岩容矿块状硫化物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为查明梅仙式铅锌银矿床的金属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本文对其中5个主要矿床进行了矿石矿物和围岩的硫、铅同位素测试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床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且平均值接近于零,δ34S介于-3.5‰^+5.6‰,平均+2.0‰,表明硫主要为岩浆来源,火山直接喷发和从容矿火山岩中淋取皆是可能的机制。大部分矿床矿石铅以放射性成因为特征(206Pb/204Pb>18.140、207Pb/204Pb>15.584、208Pb/204Pb>38.569),且矿石铅同位素值均大于围岩,指示铅可能主要是由容矿火山岩淋滤而来。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厘定出两次重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即中-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同生成矿(赋矿围岩单颗粒锆石U-Pb法、Sm-Nd等时线法和40Ar-39Ar法年龄介于933~1788Ma)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侵入岩锆石SHRIMPU-Pb和Rb-Sr等时线年龄为127~154Ma)。

关 键 词:梅仙式矿床  硫铅同位素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闽中裂谷带  

分 类 号:P618.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