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rugs o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宁忱[1] 吴士良[1] 金杰[1] 丘少鹏[2] 孔垂泽[3] 宋永胜[4] 叶章群[5] 孙光[6] 孙颖浩[7] 孙玉成[8] 王晓峰[9] 那彦群[10]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2]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6]天津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7]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 [8]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泌尿外科 [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00034

出  处:《中华外科杂志》

基  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702B04(B)]

年  份:2007

卷  号:45

期  号:14

起止页码:947-9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种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与差异,确定不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906例 BPH 患者,随机进入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索罗辛与萘哌地尔;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与爱普列特以及植物制剂舍尼通等7种治疗药物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与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与平均尿流率(Qave),前列腺总体积(TPV)与前列腺移行带体积以及残余尿量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不同指标基线水平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治疗组患者主观指标 IPSS 和客观指标 Qmax 的改善情况。结果基线指标分析显示,全组主观指标 IPSS 评分和客观指标 Qmax 水平与 TPV 以及移行带体积呈明显相关性(P<0.01)。至随访6个月时各类药物均使 BPH 患者的主观指标 IPSS 与 QOL 评分及客观指标 Qmax与残余尿量有明显改善。各种药物对主客观指标的影响程度的组间比较显示,对 IPSS 的改善无显著差异;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可以使 TPV 和移行带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将患者以前列腺体积<35.5 cm^3和≥35.5 cm^3分为两层,在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中 Qmax 平均增加5.7 ml/s 和2.2 ml/s(P<0.01),在舍尼通、萘哌地尔及多沙唑嗪治疗组,≥35.5 cm^3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以 IPSS<20分和≥20分进行分层,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在≥20分时更为明显(P<0.01)。结论各种药物均可明显改善 BPH 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对基线IPSS 评分较高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明显减小前列腺体积,对于前列腺体积≥35.5 cm^3者有更为明显的主客观疗效。

关 键 词:前列腺增生 药物疗法 临床方案  

分 类 号:R69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