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14)C地层年代学研究    

^(14)C CHRONOLOGICAL RESEARCH OF ANCIENT FOREST COSYSTEM IN SIHUI,GUANGDO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平[1] 沈承德[1] 易维熙[1] 刘克新[2] 丁杏芳[2] 付东坡[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北京大学重粒子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1015和40473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5CB4220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批准号:KSCX2-SW-133)共同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492-4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运用AMS-14C定年技术,研究了被埋藏水松古木的发育和死亡时间以及土壤剖面中总有机碳的14C表观年龄和细根的14C年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松古木开始发育和死亡的时间大致为4~3kaB·P.。根据土壤有机碳14C的表观年龄,该土壤剖面的14C年代地层可以分为3层,分别为:1)表层,2634±32~3305±29aB·P.;2)腐殖层,3305±29~3813±31aB·P.;3)基底,3813±31~4544±33aB·P.。基底、腐殖土层和表层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55mm/a,4·33mm/a和0·26mm/a。细根的14C年龄变化范围为2290±29~3542±28aB·P.,较同层位的土壤有机碳的年龄年轻。腐殖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高达33%~46%,大多数有机碳仍处于未分解状态。该地区自4~3kaB·P.以来,环境演化可能经历了由陆到沼泽再到被水淹没最后又变成陆地的过程,植被从以水松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演化成当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群落,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地质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是这种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 键 词:四会  地下森林  细根 古木 ^14C地层年代  

分 类 号:P5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