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赣江上游河流水化学的影响因素及DIC来源  ( EI收录)  

Hydro-geochemistry and the Sources of DIC in the Upriver Tributaries of the Ganji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甜甜[1] 季宏兵[1] 江用彬[1] 王丽新[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3051)~~

年  份:2007

卷  号:62

期  号:7

起止页码:764-7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赣江上游38处水体采样点的水化学特征和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其总溶解质浓度较低,其中,阳离子以Na+、Ca2+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Si的浓度较高,表征了典型硅酸盐地区河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通过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为11.5%,扣除降水的贡献部分,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赣南流域受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强烈,同时由于受附近盐矿的影响,蒸发盐岩的风化作用显著。另外,根据!13C溶解无机碳DIC的测量值约为-8.35‰~-13.74‰,平均为-11.65‰,利用质量平衡计算得出,研究区DIC的主要来源,约68.5%来自于土壤CO2,31.5%来自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进而得出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消耗的土壤CO2为2.11×105mol/yr·km2,来自碳酸盐本身的HCO-3含量为9.6×104mol/yr·km2。由于地理位置和流域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差异,各支流DIC来源的比例亦有所差异。

关 键 词:赣江上游  水化学 溶解无机碳 Δ^13C

分 类 号:P64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