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差异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Differential uplift in the west margin of Ordos Basin since Mesozoic from the fission track evide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红格[1] 刘池洋[1] 姚亚明[2] 王锋[3] 银燕[4]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2]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环境工程系,河南郑州451191 [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4]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出  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CB214607);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PCSIRT)

年  份:2007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470-4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南至北不同地区的差异抬升时期及抬升速率。方法利用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分析,研究盆地西缘的构造差异抬升。结果西缘北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以来有两次较大的抬升时期,分别为晚白垩世和始新世,抬升速率分别为29.5 m/Ma和46.5 m/Ma。中部石沟驿地区抬升时期较早,为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抬升速率分别为40.0m/Ma和21.9 m/Ma。南部的差异抬升最为强烈,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在炭山地区表现明显;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南部地区发生整体抬升;中新世末期六盘山地区发生快速抬升。罗山、炭山地区相对抬升速率和后期抬升速率为46.3 m/Ma和25 m/Ma,六盘山地区则分别为22.5m/Ma和283.3 m/Ma。结论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最早的抬升时期为晚侏罗世,晚三叠世并没有抬升事件,故西部前陆盆地的形态始显现于晚侏罗世。西部的差异抬升导致了不同地区前陆盆地构造发展的不平衡。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磷灰石 锆石 裂变径迹 差异抬升  抬升速率

分 类 号:TE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