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省晚二叠世煤中硫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CAUSE AND DISTRIBUTION OF SULPHUROUS CONTENT OF THE LATE PERMIAN COAL IN GUIZHOU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福平[1]

机构地区:[1]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贵阳工程硕士工程师550009

出  处:《煤炭转化》

年  份:2007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16-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贵州省晚二叠世煤分布最广,且煤中硫变化较大,特低硫煤至高硫煤均有;煤中硫变化规律明显,与沉积相有密切的相关性,总体呈带状分布,即由西向东,沉积相由陆相到过渡相到海相,硫含量总体亦呈逐渐升高态势,即由低硫煤向高硫煤变化;多数情况下,在东部海相区,当煤中有机硫升高时,煤的全硫亦随之升高.

关 键 词:晚二叠世 煤中硫 分布特征  成因  

分 类 号:TQ53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