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早老症(HGPS)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 SCI收录)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2]广东医学院衰老研究所,湛江524023 [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507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205);湛江市2006年科技招标项目(ZZ0605)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34
期 号:7
起止页码:687-6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48261700003)、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48261700003)、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是一种早发而严重的过早老化性疾病.它是由于编码A/C型核纤层蛋白的LMNA基因发生点突变而引起.这个突变激活了基因11号外显子上一个隐蔽的剪接位点,产生了一种被截短了50个氨基酸的A型核纤层蛋白.然而,一个广泛分布于核膜上结构蛋白的突变,如何引起HGPS患者的早老表现,目前还不太清楚.最近研究发现,HGPS患者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各种异常,主要表现在:progerin蓄积与核变形、细胞核机械性质的改变、组蛋白修饰方式与外遗传控制的改变、基因表达调控异常、p53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和基因组不稳定等方面.目前存在机械应激假说和基因表达失控假说两种假说解释HGPS的发病机制.对于HGPS患者,尚无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但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治疗策略,如应用法尼基化的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和RNA干扰方法.HGPS被认为是研究正常衰老机制的一个模型.对HGPS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型核纤层蛋白和核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理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
关 键 词:早老症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A型核纤层蛋白 基因突变
分 类 号:Q2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