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PER1与RACK1蛋白作用位点分析    

Identification of RACK1-PER1 Protein Interaction Sit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鲁芳[1] 胡丽娟[2] 刘德松[3] 汪宇辉[2] 刘彦友[2] 甘露[2] 薛建新[2] 万朝敏[4] 王正荣[2]

机构地区:[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610072 [2]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 [3]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4]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儿科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70623;30570902;30470684)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603-6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筛选人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域内与PERIOD1(PER1)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研究RACK1与PER1的作用特点,明确其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得到人SCN区域内与PER1-PAS结构域相互作用的新蛋白,并构建5种表达不同长度RACK1片段的酵母文库质粒与PER1诱饵质粒共转染酵母AH109进行杂交,通过营养缺陷筛选、报告基因检测获得阳性克隆,并采用体外转录、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阳性克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人SCN区域内表达RACK1蛋白的克隆,重组RACK1表达质粒与PER-PAS诱饵质粒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后得到三个阳性克隆:RACK1(WD1-7)、RACK1(WD4-7)和RACK1(WD5-7),β-半乳糖苷酶测试阳性证实报告基因表达,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阳性克隆与PER1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RACK1与PER1存在直接相互作用,RACK1含有7个WD40结构域,本研究发现与PER1结合的最小区域位于、、三个WD40结构域,提示其碳端序列为其结合的关键部位。

关 键 词:近日节律 PERIOD1  蛋白相互作用 RACK1 酵母双杂交 WD40结构域  

分 类 号:R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