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引水和疏浚工程对杭州西湖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RAWING WATER AND DREDGING ON ROTIFERA COMMUNITY IN THE WEST LAKE,H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共国[1] 吴芝瑛[2] 虞左明[3]

机构地区:[1]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315100 [2]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杭州310002 [3]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4

出  处:《水生生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170169)资助

年  份:2007

卷  号:31

期  号:3

起止页码:386-3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1990年、1995年和2003年观察了引水和疏浚工程支配下浅水、富营养化杭州西湖(Ⅰ-Ⅲ站)浮游轮虫的群落变化,研究内容包括种类组成和优势种演变、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西湖轮虫的第一优势种由引水前的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elearis),引水后演变为1990年的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和1995年的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疏浚工程后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上升为西湖轮虫第一优势种。不同采样站中,引水促使了Ⅰ站(进水口)轮虫优势种的演变和轮虫丰度的显著下降,并使轮虫生物量与水体叶绿素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7080,p<0.01);疏浚促使了Ⅲ站(出水口)轮虫优势种的演变和抑制了轮虫丰度的快速增加,并使轮虫生物量与水体高锰酸盐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0.5440,p<0.25)。Ⅰ-Ⅲ站轮虫生物量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引入西湖水量的显著减少、疏浚工程的实施和西湖自身富营养化的推进,Ⅰ站和Ⅱ站轮虫的丰度急剧增加,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Ⅲ站轮虫丰度增加较缓。这预示着Ⅰ站和Ⅱ站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快于Ⅲ站。

关 键 词:引水 疏浚 轮虫群落 杭州西湖  

分 类 号:Q145[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