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与地貌演变    

Formation model and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loess hilly landfor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桑广书[1] 陈雄[1] 陈小宁[2] 车自力[2]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系,浙江金华321004 [2]咸阳师范学院地理系,陕西咸阳712000

出  处:《干旱区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9019)

年  份:2007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375-3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陕西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地貌调查,提出了黄土丘陵地貌形成模式,并对地貌演变进行了探讨。黄土高原原生黄土丘陵分布广泛,主要在下伏古丘陵基础上由黄土加积而成;次生黄土丘陵是黄土塬、黄土台塬等经沟谷侵蚀、改造而成。黄土丘陵区河流阶地和沟谷层状地貌反映了河流、沟谷的形成与演变。黄河一级支流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早中更新世末、晚中更新世初黄河一级支流和较大的二级支流形成了较完整的水系;中更新世末如韭园沟等较大的沟谷形成;晚更新世末河网、沟谷格局与现在已基本一致;尚未切入基岩的冲沟多形成于全新世;长度百米至数十米的切沟多是历史时期或近几十年来形成的。

关 键 词:地貌 黄土丘陵 形成模式  演变  

分 类 号:P931.6[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