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  ( EI收录)  

Chemical Fractionation and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of Nansihu Lake and Its Main Inflow Rivers,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恩峰[1] 沈吉[1] 杨丽原[2] 朱育新[1] 孙庆义[3] 王建军[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济南250022 [3]济宁市水利局,济宁272119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

年  份:2007

卷  号:28

期  号:6

起止页码:1377-13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72610674635)、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BCR(SM&T)方法对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中Cr、Cu、Mn、Ni、Pb、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进行了连续提取,分析了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合特征、人为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泗河、京杭运河、洙赵新河、府河上游、上级湖南部湖区及下级湖区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以残渣态为主,其含量可占到该元素总量的80%-90%,人为污染程度较弱;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的残渣态含量明显降低,而可提取态(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含量可增至80%以上,其中以可氧化态、酸提取态为主,人为污染程度较重;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中Pb、Mn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为主,其含量占Pb、Mn含量的95%、70%左右,基本未受人为污染.随着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矿化分解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等重金属人为污染较重的沉积物中Cr、Cu、Ni、Zn的可氧化态、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可发生活化,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关 键 词: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形态 人为污染 南四湖

分 类 号:X143] 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