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散发性结直肠癌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精细定位研究
Refined mapping of loss of heterzygosity on chromosome 1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080 [2]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普通外科 [3]上海交通大学Bio-X 生命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80016;30470977);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局034Y03)
年 份:2007
卷 号:24
期 号:5
起止页码:560-5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通路之一。本实验通过对1号染色体1p36.33~36.31、1q31.1~32.1区域进行杂合缺失精细定位分析,以发现更精确的高频杂合缺失区域。方法在1p36.33~36.31、1q31.1~32.1区域分别选择7个、6个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产物在电泳后进行LOH分析。LOH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p36.33~36.31区域平均杂合缺失率是31.47%,以D1S243位点最高,为47.22%(34/72),最低是D1S1347,为7.35% (5/68)。存在两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D1S243位点(1p36.33)以及D1S468-D1S2660区域(1p36.32~36.31)。1q31.1~32.1区域平均杂合缺失率是22.98%,以D1S2622位点最高,为36.73%(18/49),最低是D1S412,为16.42%(11/67)。更精确的缺失范围定位在D1S413和D1S2622之间(1q31.3~32.1),大约2cm的遗传距离范围内。1p36.33~36.31、1q31.1~32.1区域各位点的杂合缺失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以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提示该区域上的杂合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结论1号染色体上存在3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D1S243位点(1cm)、D1S468和D1S2660位点之间(3cm)以及D1S413和D1S2622之间(2cm),提示在这些区域存在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关 键 词:结直肠癌 染色体
分 类 号:R73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