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    

Hanshui River,Tianhan(Milky Way) and Tianshui——On Formation of the Fairy Tal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逵夫[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基  金:2006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陇东南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郎织女传说--甘肃一个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论证"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DFYBKZL(收录号:349387)、普通刊

摘  要:《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故事的孕育阶段,“汉”或曰“天汉”便同“牵牛”、“织女”联系在一起,以后便成为这个传说故事的要素之一。“汉”、“云汉,”实际上是由汉水而来。秦人发祥于汉水上游,《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始祖。据此,同汉水联系的织女,是由以织出名的秦人远祖女修而来。“牵牛”、“织女”由星名转变为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也最早见于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中。《三辅黄图》中载秦始皇并天下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同样反映了秦民族对牵牛织女传说的群体记忆。很早以来西和、礼县、天水一带浓厚的乞巧风俗,正说明了织女传说同秦文化的关系。天水地名的得名也与“汉水”、“天汉”有关。发源于嶓冢山的汉水本一直东流,经略阳、沔县,同发源于陕西宁羌的沔水合流,至湖北入长江。大约在西汉时地理变化,在略阳附近改而南流。今人皆以陕西宁羌的嶓冢山为《尚书.禹贡》中嶓冢山,实误。

关 键 词:汉水  天汉  天水  秦文化 织女 乞巧风俗  牛郎织女传说

分 类 号:I27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