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指称意义与句法变化    

Referentiality and Syntactic Variab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正光[1] 曹志希[2]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出  处:《外国语》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05YB24)

年  份:2007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37-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48952)、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指称与句法的关系问题。考察发现,宾语名词的隐形或并入的前提是宾语名词必须表示通指意义。动词越接近表达状态意义,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其指称能力越弱,形态分布特征越少,对论元的约束能力也越弱。指示词丧失指称意义,或充当虚指性论元,或产生功能扩展。时态丧失指称意义,主要发生在话语的意义产生主观化,表示态度意义,时态一致的限制由此消失。研究表明,语义对句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 键 词:指称 句法 界面  语义

分 类 号:H314[外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