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接受图式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苏景强[1] 富苏苏[2] 卢梅[3]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工会,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3]保定市中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7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143-1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的接受美学、受众理论等从一定角度提出了接受问题,并进行了一定的理性揭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即接受理论。接受图式是接受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主体在既定的丈化背景下,在先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影响着主体接受活动的,由世界观、知识、思维方式、民族文化积淀等内部因素组成的素质结构。在人的大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内部因素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主体先在的接受图式,新的外部刺激要经过主体的这种先在的接受图式的同化、过滤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如接受美学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作品的接受者)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因为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接受图式,它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接受图式  接受美学 接受理论  接受活动  内部因素  接受问题  受众理论

分 类 号:G444[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