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下水砷污染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on Arsenic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爱中[1] 杨双喜[1] 张宏达[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082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2026);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5DFA20900)

年  份:2007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319-3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阐述了含砷黄铁矿等含砷矿物以及岩石矿物附着砷等天然来源,同时从气候、环境地质以及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封闭的地形地貌、断裂凹陷等外部环境有利于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同时含水介质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地下水中pH值、Eh值、不同的无机和有机组分对砷在地下水中迁移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砷的“来源—影响因素—影响过程—高砷形成”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砷污染的成因模式,对砷中毒病区的环境问题调查与地下水砷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地下水 砷污染 迁移 富集  

分 类 号:X5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