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方两次不同类型降雪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    

NUMERICAL STUDY ON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TWO DIFFERENT SNOWFALL CASES IN NOR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晶[1] 王鹏云[2] 李想[2] 逯莹[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气象局,双鸭山155100

出  处:《气象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专项(2002DIA20013;2004DIB3J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305001)

年  份:2007

卷  号:65

期  号:1

起止页码:29-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模拟了中国北方地区两次不同类型的降雪过程:2001年12月7—8日的北京小雪和1999年11月23—24日的辽宁雨转雪过程。文中还从微物理角度研究了这两次降雪过程,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降雪的水成物相态及其源汇项分布特点,并初步探讨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重点分析了云物理变量的模拟结果,计算时采用输出水成物源、汇项小时累计量的方法,讨论了最大降水时段内各源、汇项的分布特征,并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水成物相变潜热作用和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对云的反馈影响。结果表明,云中水成物相态分布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北京小雪过程为气、固两相粒子作用,辽宁雨转雪过程为气、液、固三相粒子相互作用;在最大降水时段内,雪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水汽凝华增长和雪收集冰晶增长,过冷水对形成霰很关键,冰相粒子融化加强雨的形成;降雪过程对热力、动力过程具有一定的反馈影响,相变潜热对上升运动和降水有正反馈作用,降水粒子下落拖曳力对上升运动和降水有负反馈作用。辽宁降雪过程降水粒子丰富,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比北京小雪要强一些。

关 键 词:降雪 中尺度数值模式 MM5 云微物理过程 源汇项.  

分 类 号:P458.12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