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的机理研究  ( EI收录 SCI收录)  

Study on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i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Anodic Arc Plas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智强[1] 夏天东[2] 马军[1] 张材荣[1] 冯旺军[1] 闫鹏勋[3]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 [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 [3]兰州大学等离子体与金属材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42-B25-017);甘肃省科技攻关基金(GS012-A52-047)

年  份:2007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71610553316)、IC、INSPEC、J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244213400029)、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244213400029)、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金属结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对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制备金属纳米粉的生长过程建立了一个近似的理论模型。研究了等离子体的产生、金属的蒸发、晶核的形成和生长机理。对影响纳米粉性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E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阳极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球形镍纳米粒子纯度高,晶格结构与相应的块体物质相同,为fcc结构的晶态,平均粒度为16nm,粒度范围分布在10nm^40nm。电源功率、电弧电流、气体压力及冷却温度是影响晶核的形成和生长的主要因素。通过适当调整各项工艺参数,可有效地控制粒子的粒度。

关 键 词:阳极弧等离子体  纳米粉 晶核的形成  生长机理  

分 类 号:TB383.1[材料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