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絮体的破碎与恢复  ( EI收录)  

Breakage and Regrowth of Flocs Coagulation with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忠国[1] 栾兆坤[1] 赵颖[2] 崔建华[3] 陈朝阳[1] 李燕中[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3]北京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质监测中心,北京100031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7061;40673003)

年  份:2007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346-3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烧杯实验以及在线粒度监测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所生成絮体的破碎以及随后絮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絮体的破碎以及恢复情况因混凝区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在稳定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且破碎后的絮体可进一步增长,其恢复因子高达259%;在电中和混凝区,絮体的强度最小,易于破碎,但破碎后可完全恢复;在再稳区和卷扫混凝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但破碎后不能完全恢复,其中后者的恢复因子仅为18.6%.再搅拌强度越大,对絮体的破碎及恢复程度的影响越大.对于卷扫混凝,经再搅拌破碎后而得到部分恢复的絮体,相对于未经再搅拌的絮体而言,其絮体层与水体间界面的沉降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均较低,且在絮凝沉降区和区域沉降区,该絮体界面的瞬时沉降速率在同一絮体浓度下均较低,但在压缩沉降区,二者的瞬时沉降速率相同.

关 键 词:聚合氯化铝(PACl)  絮凝 絮体 电中和  卷扫混凝  再搅拌  

分 类 号:X505] X70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