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高分辨层序地层特征研究——以江汉盆地西南缘晚白垩世渔洋组为例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under Arid Climate : a case study of Yuyang Formation (Late Cretaceous) in Southwest of Jiangh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波[1] 张昌民[1] 韩定坤[2] 赵海涛[1] 赖志云[1]

机构地区:[1]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长沙410117

出  处:《沉积学报》

年  份:2007

卷  号:25

期  号:1

起止页码:21-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江汉盆地西南缘白垩系上统渔洋组地层旋回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渔洋组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洪水—漫湖沉积体系,其气候变化的特点是短暂洪水期与较长干旱的间洪水期交替变化,同时表现出不同级别的旋回,在气候越来越干旱的背景下,洪水期持续的时间就会越短,洪水的规模也越来越小。在短期的气候变化旋回下,地层沉积特征表现为洪水期沉积的水道、砂坪等微相与干旱的间洪水期泥坪微相互层。在中期气候变化旋回下,主洪水期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沉积分布广泛,形成较厚的灰色水道砂岩沉积和灰色泥岩沉积夹薄层的红色泥坪沉积,间洪水期沉积为砂坪、混合坪与泥坪互层构成。长期旋回表现为每个中期主洪水期越来越小、水道沉积规模变小,间洪水期形成的红色泥坪厚度逐渐加厚,代表气候越来越干旱。研究区的这种地层旋回变化特征反映出气候是地层旋回的主控因素,不仅控制地层的短期旋回,同时控制地层的中长期旋回。这些特征具明显的等时性和可对比性,为油田开发过程中小层对比及油层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江陵凹陷  渔洋组  气候演变 洪水期 间洪水期  基准面变化

分 类 号:P53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