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参议会制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孕育过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宏强[1]

机构地区:[1]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

出  处:《人大研究》

年  份:2007

期  号:1

起止页码: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上升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从而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统一、团结抗日成了国内各党派、各阶级的共同使命。适应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团结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和党派、阶层,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1935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提出把“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称号,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即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转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为了使政权组织形式适应政权性质的转变,陕甘宁边区从1937年10月起,开始在所属各县、区、乡组织普选,参照国民党地方政权的咨询机构,召开各级参议会。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其他革命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各级参议会制政权。根据中央要求,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等根据地,相继选举了参议员,召开了参议员大会。

关 键 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制度 陕甘宁边区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 政权组织形式 统一战线性质

分 类 号:K265[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