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鄱阳湖野生鱼类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 EI收录)  

Comparison of Fatty Acids in Wild Freshwater Fish of the Poyang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亚苇[1] 邓泽元[1] 张爱芳[2] 吴志强[2] 李琼[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 [2]南昌大学生物科学系,江西南昌330047

出  处:《食品科学》

基  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40);南昌大学校基金项目

年  份:2006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597-6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EI、FSTA、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研究鄱阳湖野生淡水鱼类脂肪酸的含量,了解鄱阳湖鱼类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和构成比。鱼肌肉用氯仿甲醇溶液提取脂肪,碱法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鱼肌肉中的PUFA的含量随鱼类品种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范围为18.65%~43.07%;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也变化较大,其中黄颡鱼的DHA含量最高,可达10.72%,而鲹鲦的EPA含量则是所测鱼类中最高的,达4.61%。其中n-3系不饱和脂肪酸与n-6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相差悬殊,从1:0.7到1:2.5不等。不同科目的鱼,在C22:4n-6、C22:5n-3(DPA)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活习性的鱼,其共轭亚油酸(CLA)、C20:4n-6、C22:2n-6、C22:4n-6、C22:5n-3、C22:6n-3(DH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水域中,鱼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鱼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和食性等有较大关系,鱼的遗传因素与脂肪酸比例和含量也有一定关系。

关 键 词:鄱阳湖 淡水鱼 脂肪酸

分 类 号:TS2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