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Flora characteristics of vascular plants in wetland nature reserves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雷霆[1] 丁立建[2] 张佳蕊[1] 陈燕[1] 王德国[1] 陈建伟[3] 崔国发[1]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2]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出  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78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2019);国家林业局项目"北京市湿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年  份:2006

卷  号:28

期  号:6

起止页码:67-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关 键 词: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分 类 号:S75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