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0425002);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2004CB720401)。
年 份:2006
卷 号:22
期 号:12
起止页码:50-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JST、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40071)、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城市化与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而现阶段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就是农地资源的非农化。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农地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地进行保护。将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由两难的境地转变为双赢的局面,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农地保护政策的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寻找合理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出发,提出了合理的农地非农化度的概念,并将其与实际非农化过程结合起来,把现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数量细分为代价性损失、过度性损失Ⅰ和过度性损失Ⅱ。然后通过生产函数模型估计土地资源在农业乖非农业部门的边际效益曲线,计算出1989—2003年间中国衣地非农化的代价性损失比例为33.4%,过度性损失Ⅰ比例为44.9%,过度性损失Ⅱ的比例为21.7%。结合可操作性,得到中国1989-2003年期间合理的农地非农化度应该为不超过实际非农化数量的78.3%。过度性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对土地市场价格的干预,因此文章提出为了减少衣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应该加快完善国有土地市场体系,减少对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等政策建议。
关 键 词:农地非农化 农地保护 代价性损失 过度性损失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