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县;乡;村治理体制变迁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成果(02JAZJD810003);中欧合作项目"选举后的村务管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配套项目的支持成果
年 份:2006
期 号:6
起止页码:50-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35439)、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其发生与发展应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外部性力量,是无法建构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的。继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之后,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的“登场”成为历史的必然。公社体制废除后的村民自治制度,其实质是党支持农民当家做主,在农民的主动参与中确立其主体地位,并将分散的农民吸纳到国家体制中来,以此建立对国家的认同,达到国家治理与村民自我管理的协调,从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制度—示范—创新是村民自治进程的基本运行逻辑,这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性,又充分尊重社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看,中国的乡村治理体制也需要相应的转型,对各种权力资源和治理机制加以整合,实行国家治理与乡村自治的共同治理,并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关 键 词:现代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村民自治
分 类 号:D035[政治学类] D42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