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 ( EI收录)
K-bentonites and black shales from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s(Early Paleozoic, South China) and Xiamaling formation (Early Neoproterozoic, North China)—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processes during two important transi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北京100013 [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5]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质学系,辛辛那提oh452210013 [6]美国肯塔基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列克星顿ky40506005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02002;40372057);国家科委攀登计划专项SSER;中国科学院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013101;033101)
年 份:2006
卷 号:13
期 号:6
起止页码:82-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Ettensohn总结的黑色页岩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成因关系模式。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组不同时代的钾质斑脱岩具有相似的源岩岩浆背景,为中酸性的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源于同碰撞岛弧(synCOL-VA)背景的火山喷发活动,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由于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内斑脱岩及黑色页岩沉积的形成与此间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汇聚相关,华北下马岭组的黑色岩系与钾质斑脱岩的形成可能也和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相关。推测后者很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或Pangea850Ma汇聚时的沉积-地层学响应。
关 键 词:钾质斑脱岩 黑/暗色岩系 板块汇聚 早古生代 新元古代 华南和华北
分 类 号:P5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