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ZONING IN SICHUAN-YUNNAN REGION AND ITS DYNAMIC INTERES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效锋[1] 谢富仁[1] 张红艳[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5

出  处:《地震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418404);南北地震带震情强化跟踪项目共同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451-4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NSPEC、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震源机制解确定应力分区的逐次收敛法,并结合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和断层滑动反演资料,对川滇地区应力分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厘定.结果表明,2条北北西向近似平行的应力转换带将川滇地区分成3个应力区,2条应力转换带之间形成的川滇应力区的最大主应力σ1方位正好也是北北西向.川滇应力区东边界(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基本上与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相吻合;川滇应力区西边界(西边的应力转换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并不完全一致,西边的应力转换带的北段基本沿金沙江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相一致,往南应力转换带并没有继续沿着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红河断裂带,与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形成交会,而是延续北北西走向,应力转换带的南段与营盘山断裂带相重合.认为,在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东侧物质南东向侧移,以及华南块体强烈阻挡的共同作用下,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格局并不完全受已有构造的控制,而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应力转换带.

关 键 词:川滇地区  应力场 应力分区  动力学机制

分 类 号:P315.7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