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如何推动问题导向学习    

Adoption of PBL in Med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at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孟智[1,2] 杨仁宏[1,2] 李淑杏[3] 赖德仁[1] 黄启洲[1] 翁国昌[1] 詹明修[1] 李洁[2] 林俊哲[1] 林隆尧[1] 周明智[1] 林中生[1] 蔡宗博[1] 周明仁[1] 陈家玉[1] 刁骧(审校)[4]

机构地区:[1]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台湾台中市 [2]中山医学大学教师成长中心 [3]中山医学大学护理学院 [4]不详

出  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年  份:2006

卷  号:6

期  号:10

起止页码:699-7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1_2012、EM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自1990年起,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根据办学的宗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及自身条件,选定推动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础及临床课程整合(Integration of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s)及成立教师成长中心(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CFD)为本校教改之主轴。有关推动问题导向学习部分,历经(1)探索期(1994~2000):包括观察及学习国内外医学院校引入PBL的过程与经验。本期关键因素包括政府教改政策与评鉴指标,他校实施成果和本校改革决心与条件。(2)准备期(2000-2002):包括促成师生共识,小组老师之训练,教案之撰写与审查,课程整并与学生小组化安排。本期关键因素为教师间共识与其权益维护,课程整合及学习相关配合措施,并为医学预备科学生安排PBL先导课程(学习法与循证医学)。(3)实施期(2000~2004):包括选择高年级临床医学课程率先实施,学生与小组老师分组,实施时段与空间安排以及课程评价。本期关键因素在于实施小组学习的配套措施是否适当。(4)扩展期(2004-2006):将PBL自临床课程延伸至基础医学课程及医学人文课程。此期关键在于基础医学与人文课程老师的共识、教师训练与奖励措施,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并及PBL计划的评价与改进。(5)精进期(2006~):预计建构PBL网络学习资源与规划在线实施PBL,并完成发展医学教育的器官化模块课程及其配套的PBL和临床技能训练。本校推动PBL的经验,认为PBL,是医学教育中良好的学习模式之一,可行性高且受到学生欢迎,但路途需步步为营,采取渐进改革,并争取老师与同学的认同是实施的关键。

关 键 词:问题导向学习 小组学习  医学教育改革

分 类 号:G649.2] R-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