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联苯菊酯的抗雄激素作用及其机制    

The antiandrogen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bifenthr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威[1] 郑一凡[1] 祝慧娟[1] 朱心强[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毒理学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31

出  处:《毒理学杂志》

年  份:2006

卷  号:20

期  号:5

起止页码:305-3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联苯菊酯的抗雄激素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雄激素受体(AR)依赖转录活化试验中,在96孔板上接种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MDA-kb2细胞,加入联苯菊酯或已知抗雄激素,同时加一定剂量的双氢睾酮(DHT)以诱导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裂解细胞后测定荧光素酶活力值,以溶剂对照组的倍数比值作为标化荧光强度单位,此值高低表示抗雄激素作用的大小。体内Hershberger试验中,将去势的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联苯菊酯低、中、高剂量,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睾酮缺乏共6组,每组5只。除睾酮缺乏组外每天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0μg,连续7 d;给药组、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和睾酮缺乏组分别同时灌胃给予联苯菊酯1.5、4.5和13.5 mg/kg、氟他胺50 mg/kg、以及同体积花生油。7 d后处死大鼠并称重雄激素依赖组织。结果Hershberger试验中联苯菊酯13.5 mg/kg剂量组大鼠的精囊腺、腹侧前列腺等主要雄激素依赖组织重量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出现明显的一般毒性反应。报告基因试验中,联苯菊酯1.0×10-8、1.0×10-7、1.0×10-6、1.0×10-5mol/L能拮抗DHT的荧光素酶诱导作用(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证实联苯菊酯是一种环境抗雄激素,其作用可发生在一般毒性之前,AR拮抗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环境抗雄激素  联苯菊酯 Hershberger试验  报告基因试验  

分 类 号:R9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