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Study on the biomass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of Pinus massonia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治军[1] 王彦辉[2] 袁玉欣[1] 李志勇[2] 曹磊[3] 张国增[4] 于澎涛[2] 王颖[1]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3]承德市环境保护局,河北承德067000 [4]石家庄市园林局公园处,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  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科技支撑课题"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灾害预防技术(TBKJ2003-04)";中挪合作项目"中国酸沉降综合影响观测研究";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3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对位于重庆铁山坪的46年生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结构与分布特征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的初级生产力为8.34t/(hm^2·a),生物量为146.08t/hm^2,其中各层次的生物量分配顺序为:乔木层(87.43%)〉枯枝落叶层(5.65%)〉下木层(5.46%)〉草本层(1.46%)。乔木层的生物量为127.72t/hm^2,其中各器官生物量比例的顺序是:树干(72.82%)〉树枝(11.19%)〉树根(9.27%)〉树皮(4.43%)〉针叶(2.29%)。在林分的各器官生物量的垂直结构方面,10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13%;树枝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2~16m,占其总量的82.25%;针叶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2~18m,其中1年生针叶占其总量的93.25%;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距地表深40cm的土层内,占其总量的76.45%。当前,该林分生产力低,群落结构不合理,应对该种类型的森林群落进行林相改造,调整乔木层产量结构,以提高群落的综合效应。

关 键 词: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

分 类 号:S718.556[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