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2]安徽、江苏
年 份:2006
期 号:40
起止页码:14-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留守村妇”,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遗漏且棘手的现实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通常在半年以上)外出打工,妻子们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被称为“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后,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孩子教育、老人照料等责任,多种角色的扮演加重了留守妇女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有学者以“386199部队”形象比喻这一独特的社会群落:“38”指代妇女,“61”意为儿童,“99”(重阳节)代表老人。众所周知,农民收入不提高,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但仅有收入提高,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以人为本”、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等层面看,“386199部队”,特别是“留守村妇”,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5月底,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魏翠妮通过1年多的调查发现,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全国达4000至5000万之多。“留守妇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留守妇女问题?
关 键 词:村妇 改革开放以来 留守家庭 新农村建设 农村劳动力 妇女群体 农村社会 外出打工
分 类 号:F1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