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Subjects in Morality Intern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易小明[1] 赵静波[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吉首416000

出  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年  份:2006

期  号:5

起止页码:92-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304522)、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并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道德内化的主体张扬过程就必然内含着道德创新机理,从社会方面看,即要给个体道德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权利;从个体自身方面看,个体只有具备相应的道德建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关 键 词:个体道德 道德内化 主体  

分 类 号:B82-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