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Embryonic development,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arva,juvenile and young fish of Epinephelus coioid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暨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2]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
基 金:国家海洋"863"项目(2003AA60301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526B0118);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A20000A02);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项目(0215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1A3050201)
年 份:2006
卷 号:13
期 号:5
起止页码:689-6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关 键 词:斜带石斑鱼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形态发育
分 类 号:S965.3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