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SEQUENCE TYPES OF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ESE MAIN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海昆[1] 李永莉[2] 曲延军[3] 华爱军[1] 代磊[1] 郑建常[1] 侯海峰[1]

机构地区:[1]山东省地震局,中国济南250014 [2]云南省地震局,中国昆明650041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地震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延续项目子专题(2004BA601B01-04-02);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5076)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389-3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INSPEC、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294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地震带及金沙江-红河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滇西和怒江-澜沧江断裂带以西腾冲-保山块体的龙陵、澜沧等地分布着较多的多震型地震,极少数孤立型地震主要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云南地区无孤立型地震.在西北地区,新疆南天山西段以主余型为主,其中柯坪块体与普昌断裂交汇区发生过多震型地震,天山中段则以孤立型地震居多;祁连山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青海地区以主余型地震居多,但序列类型的区域特征不明显.在华北地区,阴山-燕山-渤海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及下扬子断块以主余型地震为主,山西地震带北段与NW向阴山-燕山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发生过5~6级多震型地震,华北地区南部北纬35°线附近以孤立型地震居多.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运动形式有关,断层内部闭锁单元或障碍体的破裂以及新生的、彼此分离的断裂段的破裂,大多产生主余型序列;多震型地震往往与共轭构造或多组构造交汇相联系;简单断层端部的进一步扩展一般产生孤立型地震.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深部介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余型地震大多发生在上地壳高速区或高、低速过渡带内,而多震型地震则较多地发生在上地壳低速区内.

关 键 词:序列类型  空间分布  孤立型 主余型  多震型  构造运动形式  深部介质环境  

分 类 号:P315.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