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试验室,南京210044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 金: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批准号:200508);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4CB418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21503,40375032);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共同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51
期 号:14
起止页码:1717-17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7—2003年中国720站夏季(5~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进行研究,定义了一个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再结合ERA-40再分析资料及1957~2003年南半球和北半球环状模(SAM和NAM)指数时间序列,分析了异常年的同期和前期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旱转涝年旱期西太平洋副高主体偏南,长江流域低层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同时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涝期西太平洋副高北抬,该地区低层有正涡度发展并伴随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北抬,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多.涝转旱年涝期北方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正涡度发展同时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位于高原南侧上空,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涝;旱期低层有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副高异常显著的北跳,南亚高压向东向北扩展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转为东风急流所控制,干旱少雨.另外,长江中下游夏季LDFAI与其前期2月份的SAM和NAM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为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的预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信号.
关 键 词:长江中下游 旱涝急转 大尺度环流异常 长周期尺度
分 类 号:P434[大气科学类] TN2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