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地构造对上扬子区志留纪生物礁分布及发育的控制    

Tectonic Control of the Silurian Reef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n Upper Yangtze Platfor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廷山[1,2,3] 陈晓慧[1,2,3] 边立曾[1,2,3] 俞剑华[1,2,3] 兰光志[1,2,3] 万云[1,2,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西南石油学院勘探系 [3]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年  份:1996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84-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2、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根据上扬子板块的基底特征,及板块边缘特征等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演化特征入手,分别对上扬子板块基底地貌、板块边缘构造及板内不同构造单元控制志留纪古沉积环境及生物礁发育演化进行了论述。在上扬子板块的北缘(南秦岭构造带),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环境适于生物礁发育,类型较多。而板块西缘(金沙江构造带)为主动大陆边缘,在岛弧区发育部分点礁以及生物层;板块内部受古隆起影响的地区(川西北、川东南、黔北),形成缓坡沉积环境,在浅缓坡区生物礁十分发育,类型众多;但是板内深断裂(龙门山,二郎山—攀西裂谷带)边缘生物礁不甚发育,仅见生物层—小型点礁组合。志留纪时,上扬子板块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明显,至Wenlock期后,大部分地区因海平面下降而无沉积。但是在板块边缘凹陷区,因区域构造的影响,全球海平面波动对其影响不大。

关 键 词:大地构造  扬子地区  志留纪 生物礁 沉积环境

分 类 号:Q914.6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