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海油砂山油田第68层分流河道砂体解剖学    

Anatomy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the No.68 Sandbody of Youshashan, Western Qingh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昌民[1,2] 徐龙[1,2] 林克湘[1,2] 刘怀波[1,2] 裘亦楠[1,2]

机构地区:[1]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2]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攻关项目

年  份:1996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70-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2、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青海油砂山剖面第68层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可识别出来Gpr、Glt、Ge、Slt、Smt、Spr、Sla、Sbm、SIcr、SIh和Mri等12种岩石相,它们构成了6种岩石相组合,即:Ge-Gpr-Glt组合,Glt-Slt组合,Slt-Smt组合,Glt-Sbm组合,Sst-Mrl组合,Gpr(Spr)-Mrl-Sst-Mrl-SIcr-Mrl组合。按照沉积界面之间的切割关系,建立一个包括7级界面的界面层次,第一级为砂体的上下边界,第七级为纹层边界,沉积界面将砂体分隔为三个沉积幕,它们由六个沉积亚幕组成。砂体建筑结构要素包括侧积体(LA),纵向砂坝(LB),横向砂坝(TB),简单砾质充填(GF),简单砂质充填(SF)和堤岸砂坪(LF)等六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宽度和厚度比。通过露头密网格采样和沉积学分析建立了砂体渗透率原型模型,均质模型,幕式模型以及建筑结构要素模型,其中建筑结构模型与原型模型相似性最好。

关 键 词:油田 油砂山  分流河道 砂体解剖  

分 类 号:P618.13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