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移地与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探讨    

Translocation and discussion on reintroduction of captive giant pand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泽钧[1,2] 张陕宁[2] 魏辅文[2] 王鸿加[3] 李明[2] 胡锦矗[1]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3]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

出  处:《兽类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海外创新团队项目(CXTD2005-4);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国际合作项目(MP0403)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292-2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UBMED、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移地是指将生物有机体从一个区域自由释放到另一区域的移动,通常包括引入、重引入以及复壮等3种类型。野生动物的移地有较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国家,通过移地以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野外的长期续存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圈养动物野外放归成功的因素主要来自物种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社会生物学以及放归方式等几方面,同时,放归亦给基础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兽类,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等几大隔离的山系。由于部分山系栖息地的高度破碎以及隔离小种群普遍面临的来自种群及环境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就地保护的措施可能并不足以保证这些隔离小种群在野外长期续存。在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将圈养个体放归野外以复壮孤立小种群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同时,随着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逐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时机亦逐步成熟。文中尚就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移地  放归 复壮 大熊猫

分 类 号: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