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16 [2]南京大学声学所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325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217;30471653)
年 份:2006
卷 号:23
期 号:4
起止页码:839-8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完整切除组织块并确立相应的能效关系,从而进行HIFU剂量学研究。按照由生物学焦域(Biological focal region,BFR)→束损伤→片损伤→块损伤的治疗原则,使用ISATA为0~27700W/cm^2,扫描速度1~4mm/s,束损伤的空间间距5~10mm,片损伤的空间间距10~20mm,在离体牛肝组织中形成不同治疗深度的束损伤、片损伤和块损伤,从而实现完整切除组织块。并把形成单位体积凝固性坏死所需的HIFU超声能量叫做HIFU治疗的能效因子(Energy—efficiency factor.EEF),用EEF量化HIFU在组织内的能量存积。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治疗深度处形成的束损伤的EEF随治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形成片损伤、块损伤的EEF远远小于在不同治疗深度处形成束损伤的EEF,且形成块损伤的EEF小于形成片损伤的EEF。形成片损伤、块损伤的EEF并不是不同治疗深度的束损伤的EEF、不同治疗层面的片损伤的EEF的简单叠加,它与一个已存在的损伤改变了组织声环境有关,提示可通过改变组织声环境来改变EEF。因此,用EEF来进行HIFU的剂量学研究是一个新思路。对一个固定的聚焦超声换能器,EEF除了与声功率、辐照时间、治疗深度、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有关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H1FU治疗过程中组织声环境的改变。
关 键 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切除 块损伤 剂量学 能效因子
分 类 号:R312[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