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特点及可能与地幔柱的关系 ( EI收录)
Late Variscan Post-collisional Cu—Ni Sulfide Deposits in East Tianshan and Altay in China: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Mantle Plu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4]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队,哈密839000 [5]新疆哈密市国土资源局,839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40201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61506)的成果
年 份:2006
卷 号:80
期 号:7
起止页码:925-9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区,近年来针对区内的铜镍矿床和相关岩体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找矿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已经探明了十几个矿床和矿点。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地质勘查和找矿评价的新进展,比较详细地全面总结了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规律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描述性成矿模型。这些矿床沿一组平行的走向近东西的深大断裂分布,与成矿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一般不大于5km^2,小的可为一个岩墙。矿化分两种类型:通道型和熔离型。成矿时代为298~270Ma,为中亚成矿带大规模成矿期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与这组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早二叠世大面积喷溢岩浆的残留根部或通道部分,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另外,针对区内的地质特征,结合以往找矿的成功经验,对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 键 词:铜镍硫化物矿床 后碰撞 地幔柱 天山-阿尔泰 新疆
分 类 号:P618.4] P618.6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