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study of three types of microsurgery on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秀兰[1] 葛坚[1] 蔡小于[1] 杜绍林[1] 凌运兰[1] 林明楷[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出  处:《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85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009334);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5-55)

年  份:2006

卷  号:24

期  号:7

起止页码:695-6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临床收治的63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处理: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青-白联合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eculectomy+IOL,PhacoTrab+IOL)和单纯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症下三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控制情况、前房深度和房水流畅系数(C值)的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房角和滤过泡,以及用抗青光药物辅助情况及并发症等。随访时间平均(11.7±4.9)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三组P值均<0.001),前房深度: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Trab组术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UBM观察房角: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相应组C值术后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和<0.01),Trab组房角变化不明显,但术后C值较术前亦有改善(P<0.001);三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最轻者为Phaco+IOL组;远期并发症Trab组有5眼发生低眼压。最后对视力的变化也作了讨论。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房角开放和C值改善以及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关 键 词: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分 类 号:R775.2] R775[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