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    

The Mode of Being Dirty Word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bout Chinese Dirty Wor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孟昭水[1]

机构地区:[1]泰山学院中文系,山东泰安271021

出  处:《齐鲁学刊》

年  份:2006

期  号:4

起止页码:77-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6_2007、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汉语詈语的按致詈方式大致可分为五类:诅咒类詈语起源于原始语言崇拜;禁忌类詈语是对禁忌的突破;贬损类詈语是传统的天地万物等级格局带来的人贵畜贱观念的反映;歧视类詈语反映了男尊女卑等传统的观念以及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违背伦理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 键 词:詈语 致詈方式  文化内涵

分 类 号:H136.4[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