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Utilization of Molecular Method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Wheat Qu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中虎[1] 晏月明[2] 庄巧生[1] 张艳[1] 夏先春[1] 张勇[1] 王德森[1] 夏兰芹[1] 胡英考[2] 蔡民华[2] 陈新民[1] 阎俊[1] 周阳[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农业部"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3Q01);"973"项目(2002CB11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22)

年  份:2006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1091-11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包括4个方面,(1)从食品品质—性状—蛋白质—DNA四个层次对中国230份小麦品种的6类49个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了中国面条标准化实验制作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选种指标,建立并验证其分子标记选择体系,还优化并完善面包、北方馒头和饼干的评价方法与选种指标;(2)创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酸性毛细管电泳(A-CE)与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质谱(MS)鉴定方法;发现了与面筋强度直接相关的水溶性蛋白WS-6;改进SDS-PAGE方法,明确了面包和面条对亚基组成的要求。筛选出Glu-B1和Glu-D3位点8个亚基的STS标记,明确了Glu-D3位点亚基与基因的关系;在小麦近缘种中鉴定了15个新亚基,丰富了品质改良的候选基因资源;(3)阐明了从农家种、历史改良品种到目前主栽品种的籽粒硬度演变规律和等位变异特点,发现7个新等位基因,修正硬度形成的分子理论;(4)制定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为全国品质育种提供了3批亲本。为了更好推动中国小麦品质改良工作的发展,建议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

关 键 词: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贮藏蛋白 面条品质 分子标记  专论

分 类 号:S512.1] TS213.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