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93~1996年南海中部海洋沉降颗粒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marine sinking particulate flux during 1993~1996 in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荣华[1] 郑玉龙[1] WIESNER M G[2] 金海燕[1] 赵庆英[1] 郑连福[3] 成鑫荣[4]

机构地区:[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汉堡大学生物化学和海洋化学研究所,汉堡d20146 [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4]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出  处:《海洋学报》

基  金:中德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4017601549776297)

年  份:2006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72-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南海中部1993~1996年获得的浅层和深层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的样品分析,发现了稳定同位素值、颗粒总通量、碳酸盐、生物蛋白石、有机碳、表层初级生产力、浮游有孔虫总通量和属种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通量都是在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盛行期出现高值,在季风转向期出现低值.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ruber,Globigerinita glutinata,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等种的通量和相对百分含量也是在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盛行期都出现高值,但Globigerina bulloides,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种则在东北季风盛行期出现高值,分析还发现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Globorotalia menardii等种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有孔虫总通量和碳酸盐通量等从1993到1996年存在下降趋势,而Globigerina,bulloides和Globigerinita glutinata的通量和百分含量以及生物蛋白石通量等在该期间显示为上升趋势,浅层捕获器样品中的碳酸盐和有机碳的通量比深层的高.研究表明海洋沉降通量和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主要受与东亚季风相关的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海洋水文条件变化所控制,深层捕获器样品中的碳酸盐和有机碳的通量低应与碳酸盐溶解作用有关。

关 键 词:通量 季风 季节和年际变化  稳定同位素 南海中部

分 类 号:P722.7[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P736.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