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    

Variations in diet composition and feeding intensity of small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and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严利平[1] 李建生[1] 沈德刚[2] 俞连福[1] 凌兰英[1]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2]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江苏南通226006

出  处:《海洋渔业》

基  金:东海区渔业生物样品的分析研究

年  份:2006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117-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PROQUEST、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根据2001~2004年收集的黄海南部、东海北部的小黄鱼样品,应用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常用方法,对小黄鱼的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多达24种,鱼类和甲壳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两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3.7%:小黄鱼在不同生活时期的饵料种类和摄食强度变化较大,越冬期的摄食强度最低,为弱摄食期,3月以脊腹褐虾和七星底灯鱼为主;产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中强摄食期,产卵盛期的4月以长额刺糠虾和脊腹褐虾为主,产卵后期的5月以中华假磷虾、鰕虎鱼科和细长脚[虫戎]为主;索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强摄食期,6月以四盘耳乌贼、长蛸幼体、尖牙鲈和脊腹褐虾为主,7月以蓝圆鲹和虾蛄为主,10月以细条天竺鲷带鱼幼鱼为主,11月以七星底灯鱼为主,12月以七星底灯鱼和鹰爪虾为主。与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小黄鱼食物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以往的浮游动物为主演变为目前的游泳动物为主;产卵时和刚产卵完的群体的摄食需求强烈,较以往的产卵群体停止摄食或少量摄食存在很大差异。

关 键 词:小黄鱼 黄海南部 东海北部 摄食强度 饵料组成

分 类 号:S9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