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矿物聚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    

Mechanism of Polymerization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of Flyash-based Geopolym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聂轶苗[1] 马鸿文[1] 杨静[1] 苏玉柱[1] 李如臣[1] 高飞[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矿物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2-03-07);中国地质大学矿物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4101)

年  份:2006

卷  号:20

期  号:2

起止页码:340-3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粉煤灰、高岭石等为原料,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酸性的矿物聚合材料制品,可代替部分硅酸盐水泥制品。根据矿物聚合材料制品在3 d、7 d、14 d、28 d的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NMR)等测试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材料固化过程中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聚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的反应如下:(1)粉煤灰中的玻璃相在强碱的作用下首先发生溶解,其中部分Si—O、A l—O键发生断裂;(2)断裂之后的Si、A l组分在碱金属离子Na+、OH-等作用下形成Si、A l低聚体(—Si—O—Na、—Si—O—Ca—OH、A l(OH)4-、A l(OH)52-、A l(OH)63-),而后随着溶液组成和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这些低聚体形成凝胶状的类沸石前驱体;(3)前驱体脱水形成非晶相物质。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28 d制品中,S i的存在方式以Q4为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矿物聚合材料的形成机理、改善制品的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粉煤灰 矿物聚合材料  铝硅酸盐 聚合反应机理  

分 类 号:P575] P579[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