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    

Treatment for the bone defect nonunion in long bone with Ilizarov techniqu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艾合麦提.玉素甫[1] 陈统一[2] 王晓峰[2] 陈刚[1] 陈中伟[2]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乌鲁木齐830054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出  处:《中华骨科杂志》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4

起止页码:247-2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骨缺损长度4~14cm,平均6.4cm。选择骨缺损4 ̄6cm的30例患者行Ilizarov截骨肢体延长术,骨缺损6 ̄9cm的21例患者行Ilizarov骨节段截骨后传送延长术,骨缺损超过9cm的10例患者行同侧腓骨转移结合Ilizarov架固定术。平均骨延长4.8cm;随访时间10~84个月,平均47个月。结果61例骨缺损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9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7.1个月。21例78个针道低度感染和积液,原因为针道骨吸收和针道局部清洁护理差。1例腓骨转移患者带架期间摔伤后再骨折。股骨轴向偏移<3mm、向前外侧成角<10°者5例,其中股骨3例,肱骨2例,经调架后逐步矫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原则是彻底切除病灶,其次是考虑功能重建。Ilizarov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