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05CB5233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302
年 份:2006
卷 号:26
期 号:4
起止页码:267-2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人体穴位伏安特性的基本特征及随生理、病理变化出现的改变,探讨其生物物理学基础。方法对本研究组近10年来有关穴位伏安特性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人体穴位伏安特性曲线具有非线性、惯性两大特征。与对照点比较,穴位低电阻特征并非普遍存在,而低惯性特征则较具普遍性。穴位伏安面积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而大部分穴位的惯性面积则具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其峰值相位和体温节律的谷值相位相应。心脏病患者和胃病患者穴位伏安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病变缓解后穴位伏安特性也恢复正常。尸体穴位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均明显小于正常人,正常人穴位所具有的非线性和惯性特征在尸体上消失。结论人体穴位具有非线性、惯性两大特征,穴位非线性特征反映了人体作为高等生物所具有的生理与行为的复杂性,而惯性特征则与穴位能量代谢有关。穴位惯性面积比伏安面积更能敏感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应是今后穴位电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穴位研究 穴位生理 穴位特异性 生物物理学
分 类 号:R22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